四川省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为2025年全省纪检监察工作锚定了方向,强调盯住不放深化大抓基层,将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作为关键任务。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作为直面群众的监督“前哨”,必须积极响应、主动作为,确保全会部署落地生根。 精准定位,靶向发力。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明确在各项专项整治中的角色定位,成为监督执纪的“精准射手”。针对“校园餐”问题,要深入学校食堂、食材供应源头,严查食材采购中的吃回扣、质量把关不严等行为,守护学生“舌尖上的安全”。在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整治中,对资产资源的出租、发包、处置等环节进行全程监督,防止集体资产流失。通过精准发现问题、精准核查问题、精准处置问题,让监督真正发挥实效。 创新方式,拓宽渠道。在信息时代,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要创新监督方式,充分利用大数据、互联网等技术手段。例如,在乡村振兴资金使用监管中,建立资金流向动态监控平台,实时掌握资金拨付、使用情况,及时发现截留、挪用等问题线索。同时,拓宽群众监督渠道,通过设立网络举报专区、开通手机举报APP等方式,方便群众随时随地反映问题,让不正之风和腐败行为无处遁形。 联动协作,凝聚合力。基层纪检监察工作点多面广,仅靠自身力量远远不够。要加强与各部门的联动协作,形成监督合力。在医保基金管理专项整治中,与医保、卫健、公安等部门建立联合工作机制,信息共享、线索移送、协同办案,严厉打击欺诈骗保行为。在整治殡葬领域腐败乱象专项行动中,联合民政、市场监管等部门,对违规收费、违规建设墓地等问题进行全面清查。通过部门联动,实现监督效能最大化。 教育预防,筑牢防线。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不仅要“治已病”,更要“防未病”。加强对基层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,通过开展廉政讲座、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片、参观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,增强其廉洁自律意识。同时,针对专项整治中发现的制度漏洞,督促相关部门建章立制,完善管理机制,从源头上预防腐败问题的发生。 基层纪检监察机关责任重大、使命光荣。在2025年的工作中,要以二十届中央纪委四次全会精神为领导、省纪委十二届四次全会精神指引,以更加坚定的决心、更加有力的举措,深化大抓基层,持续整治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,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,为基层治理和社会发展提供坚强纪律保障。(刘珊)
|